“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这首诗承载着的是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满心的抑郁与愤懑,作为一代风云人物的王安石是一个何等卓越的政治家,也因此他更是难以摆脱旧时知识分子的那种矛盾的心理,于是便有了他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这两者之间的无限徘徊。他一方面可以以雄才大略和执著果断而著称于青史,也同时却在激烈的政治旋涡中时时泛起那急流勇退和功名误身的感慨。心中的抑郁与不平激烈地碰撞着王安石的神经,变法的最终失败也使得王安石最终绝望。
王安石出生于一个地方官员家庭,他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各地的经历丰富了他的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与此同时也目睹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由此便对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时期的王安石便立下了“矫世变俗”的志向。宋仁宗时期,王安石因不受赏识,所上的万言书并未被采纳,于是当朝廷想命他去做个闲官时,他恳辞入朝。王安石在神宗时由于深得君主的赏识,从任参知政事到升任宰相,仅用了一年时间。由此王安石开始了大力推行改革,着力进行变法。在王安石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变法派制订以及实施了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都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社会改革。然而王安石所倡导的新法却触犯了大地主和大官僚阶级的利益,由此而面临着两宫太后更有一些皇亲国戚与保守派的士大夫相互结合起来共同地反对变法和抵制新法。由此一来,便有了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的结果。虽然次年王安石复拜相位,但复相后并没有得到更多支持,根本无法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是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便闲居于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起,保守派变得愈来愈得势,所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在此之前的新法全部被废除,随之王安石也在不久后郁然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