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权力,得付出高昂的代价:权力使人愚蠢……德国人——以前有人称他们为思想家的民族:他们今天真的还有思想吗?——德国人现在厌倦了精神,德国人现在不信任精神,政治吞噬了对于真正精神事物的所有严肃——“德国,德国高于一切”,我担心,这已是德国哲学的终结。…… “德国有哲学家吗?德国有诗人吗?德国有好书吗?”在外国有人这么问我。我面红耳赤,但带着就是在绝望中也拥有的勇气回答:“有,俾斯麦!”能允许我承认,今天人们在读什么书吗?……该死的平庸本能![[德]尼采.偶像的黄昏[M].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8.]
尼采认为,德国的哲学教育根本不是为哲学而教育,而是为一种哲学考试而教育。这样的哲学教育只能使人离开哲学,使大学哲学受到一种普遍的蔑视和怀疑。大学哲学教育失败的原因从表面上看,在于贫乏的一代统治着大学讲台,实质上却是国家对于大学和哲学教育进行控制的结果。在尼采看来,国家在根本上害怕哲学。为了拉拢更多的哲学家,国家将哲学家雇用和豢养在大学里,并给予他们种种惠顾。国家在大学中为哲学家分派教席,迫使他们在规定的地点、规定的人群中间居留,并从事规定的教学活动。这就阉割了哲学家的思维,使其至多只能够成为一个能干的语言文献学家、古董鉴赏家、语言行家、历史学家、过去思想的博学鉴赏家,但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