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说来,清代后期的史学,一方面是传统史学的延续,一方面是近代史学的萌生。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则传统史学日衰,近代史学日盛。这是当时中国史学发展的趋势。
第二节 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
一、张穆的《蒙古游牧记》
清代前期的史家,在历史地理之学的撰述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读史方舆纪要》等是最有代表性的几部。它们反映了当时史学之经世致用的学风。鸦片战争前后,史学的经世致用之风再次炽热起来,而且带有民族危机的时代紧迫感。清代后期的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是一个突出的反映。早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龚自珍已着手对西北史地的研究,并把这种研究同时务密切联系起来。他以两年的时间,撰成《西域置行省议》一文(见《定庵文集》),率先提出在新疆设置行省的必要性,筹划、建议极为详尽、具体。他最后写道:他的各项建议,“现在所费极厚,所建极繁,所更张极大,所收之效在二十年以后,利且万倍。夫二十年,非朝廷必不肯待之事,又非四海臣民望治者不及待之事,然则一损一益之道,一出一入之政,国运盛益盛,国基固益固,民生风俗厚益厚,官事办益办,必由是也,无其次也”。这些话,反映了他对于边疆事务的重视和远见。鸦片战争之后,研究边疆史地者多了起来,其中以张穆、何秋涛、姚莹最为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