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隍 当时民间多传城隍之在阴间,亦如县令之在人间,因此清代县令多礼敬城隍。但民国时期的县长多少都有些现代科学知识,去祀城隍者寥寥无几。普通百姓则对城隍参拜如前,日期多在每月十五,仪式多为上供品,然后对着塑像三跪三叩。
2.灶神 神像为一男一女,被供于厨房中。清代是每月十五拜灶神,到了民国,人们只在阴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祭灶神了。民间盛传这一天灶王爷上天汇报各家情况,因此百姓多以米糖、草豆供灶神及其所乘马匹,使其能愉快升天“言好事”。
3.土地神 在当时只被欲兴土木盖房建院者参拜,其地位较之以前可谓大大下降了。土地神并无神像,只有神位,人们参拜时,暂将神位置于庭堂,名曰“谢土”,“此外无特别祀典”。
4.阎罗庙 在各个村庄都有,不过大小规模不一。谁家死了人,就于第三天到阎罗庙哭告,名曰“报庙”。
5.财神 是最受欢迎神,俗名赵公明,被各商家供于正厅中,每年正月,是财神的祀期。民间有些家庭,也供财神。
当时道教界也自办了一些学校,如上海的仙学院、成都青羊宫蚕桑学校等,给学道的学生讲授道教教义和《正统道藏》等道家典籍。陈撄宁等道教人士还自办了一些刊物,如《扬善半月刊》、《仙学月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