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公当然没被烹,只是“分一杯羹”这说法就此流传了下来。
谷物磨成粉后加水煮熟,就是饼。如今我们说饼,想到的多是烙饼、烧饼,溜圆、扁平。秦汉时说的饼,则是将麦捣成粉并加水团成的,形状倒不一定如今日这样。
米粉团成的则叫作饵。现在云南所谓的“饵块”大概就是从此而来的。我们习惯说“鱼饵”,就是因为最初的鱼饵也是用米粉、麦粉制成的。
这里得请出东汉光武帝刘秀给我们演示一下主食的吃法了。
《后汉书·樊晔传》说,刘秀寒微时,樊晔是管理市场的官吏,给了刘秀一笥饵吃,刘秀念念不忘。
早光武帝二百年,西汉开国时,漂母曾把自己的饭分给饥饿的韩信,韩信也是念念不忘,富贵后去报答漂母,“一饭千金”。差不多也是这感觉吧?
《后汉书》里还提到,刘秀遇大风雨,于是两位后来名垂青史的大将冯异与邓禹给刘秀抱薪烧火,让刘秀对着炉灶烤衣服,冯异还给他吃了麦饭与菟肩——菟肩是一种葵类植物,麦饭大概不如粱饭高级。条件不算好,但氛围挺感人。
光武帝也算是各色谷物都试过了。
到了东汉年间,中原与西域来往久了,中原的饼也变得多元化了:胡饼和髓饼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