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拜刺史[2]、守[3]、相[4],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5]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6]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7];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宣帝在民间长大,知道百姓疾苦,都是因为相关官员不称职。郡守、国相为地方官员的表率,刺史又是监察官,这三种外官与百姓疾苦关系尤其重要。所以每次任命刺史、郡守、国相,必然召来当面询问地方上的事情、百姓疾苦,看他怎么样治理百姓。听完了他们的回答,又担心他们说一套做一套,因而等他们上任后,又详细考察他们的行事。如果有言实不符,徒有虚名而不能实际执行的,都一一查证。其考察如此精密,因而大臣们不能欺瞒他。宣帝经常叹息说:“百姓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务农,而不心怀怨恨,是因为相关官员处理政事、刑狱公平。我虽然贵为天子,位居万民之上,但我一个人又怎么能够将天下的事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这全靠郡守、国相等官员为我分忧啊。如果一个郡的郡守贤能,则一郡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一国的国相贤能,则一国居民能够安居乐业。他们的职责难道不重吗?宣帝又以为太守乃是一郡吏民的表率,如果更换得过于频繁,则不但频繁的送旧迎新会使百姓疲敝,更使百姓缺乏主心骨,没主见,凡事苟且,上下欺瞒,不能相安无事。必须让他们任期长久,百姓们知道他将在这个地方长久任职,当地百姓的情况、吏治的弊病都瞒不住他,便肯服从他的教化,令行则止,上下自然相安无事。”宣帝这样是打算让郡守、国相等二千石的官员长期在一个地方任职,就算任职久了作出了成绩,也不会升迁或者调到其他郡国,但会降诏赏赐他,要么提升品级,要么赏赐财物,要么赏赐爵位,最高能封为关内侯。郡守、国相做久了,遇上朝廷里有公卿的职位出缺,就从那些有政绩的郡守、国相中按顺序越级提拔。比方说黄霸从颍川太守直接提拔为太子太傅,赵广汉从颍川太守提拔为京兆尹。宣帝重视郡国守相在地方吏治中的作用,因而当时做官的人都勤勤恳恳,真心实意地为国家办事,百姓得以安生乐业。纵观整个汉代,当时贤能的大臣在数量上是最多的,因而天下太平,世称“昭宣中兴”。考察武帝时,百姓穷苦,盗贼四起,地方官吏中很少有值得称道的。到宣帝时,贤能大臣大量出现,难道说贤能的大臣只在宣帝时出现吗?究其原因,是因为武帝东征西讨,不体恤百姓;而宣帝知道百姓疾苦。武帝赞赏酷吏;而宣帝则褒奖循吏。武帝对于那些巧言乱法的人不能察觉,而宣帝则考察精细,使他们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