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妇女的服装,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一般是上衣下裙。20年代以后,因受西方服饰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穿衣才日趋时髦起来,当时最时髦的女服是旗袍。
民国妇女的旗袍是在以西式服装的风格来改造传统旗袍的基础上形成的。其袖口缩小,滚边变窄,长度缩短,腰身收紧,充分突出了女性的曲线美。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的风格又有了变化,开始流行高领长袖旗袍,后来又改行低领短袖旗袍。前期旗袍长过脚面,走起路来衣边扫地,后期旗袍则短至不过膝。40年代旗袍式样才最后固定下来,袖子缩短(夏天则取消),长度缩短,领高减低,并省去了烦琐的装饰,使其轻便舒适。除旗袍外,民国妇女的服饰还有大衣、西装、长裙、围巾、手套等。
民国时期高领新式女装
西式帽子与鞋子也是国人的重要服饰。民国时期人们所戴的礼帽,“分冬、夏二式,冬用黑色毛呢,夏用白色丝葛,其制多用圆顶,下有宽阔帽檐,穿中、西服装都可戴此帽”。
至于鞋子,民国时亦无统一定制。布鞋、胶鞋、皮鞋都有人穿,洋式皮鞋尤为城市居民所喜爱。中国女子在穿洋皮鞋的初期,还不太“懂行”,许多人穿的洋皮鞋很狭小,而后跟甚高,这就容易导致畸形。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妇女们虽然不再广泛裹脚,但受传统审美观的影响仍以脚小为美,这样在选鞋上就看重“小”而不惜挤足适履了。以后,妇女们总结了教训,对洋鞋的知识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所买来穿的鞋就挺合适了。